欢迎访问升学问答网!成都高中学校信息查询门户网站。找学校,上升学问答!      咨询电话 19180493454
升学咨询 手机访问
扫码访问升学问答移动端扫码访问移动端
| 繁体中文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资讯动态
中考资讯
升学问答
新闻资讯
高考志愿
政策资讯
快速登记
政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政策资讯

成都首批试点学校,这8所学校不用参加中考了!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直接就读到高三!

sxwd.cn    2025-09-28    浏览 ..
  
成都市目前遴选了8所学校开展十二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先行试点,学校在小一或初一年级确定2个班(每班不超过45人)为贯通培养班,学生就读期间单独组班进行贯通培养。

其中,开展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式培养,分别为: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都江堰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

开展初高中六年贯通式培养,分别为:成都列五中学、四川天府新区香山中学、温江东辰外国语学校、温江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


贯通式培养
贯通式培养试点并非学制改革,不调整现行学制,而是在国家规定基础上,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或初高中六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课程体系、素养培育、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实行三项贯通
学段贯通:面向全体参与学生,不选拔掐尖。学生可自愿从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直接读到高三,提升教育体系整体性,促进核心素养发展,解决学段知识断层等问题,减轻升学压力。
课程贯通:试点班级统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及必修、选修课程,构建整体、衔接、整合、选择、独特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纵向整合、横向跨学科融合。
素养贯通:试点班级创新育人方式,小学重点培养学习能力、情感能力、实践能力,中学重点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素养、人格素养,促进学生能力素养进阶。
推动三项改革
育人方式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方式、行为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构建适配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多路径发展图谱,让学生有时间发展兴趣、规划生涯、有更多选择。
教学方式改革:教师转变理念,采用项目式、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综合素质;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自适应、个性化学习。
评价方式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除学业成绩外,关注学习过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以等级制和评语反馈,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
改革试点背景
响应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相关要求,传递党中央对人才培养的期望。成都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聚焦“育分”向“育人”转变,应对教育挑战。
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师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方案,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推进中考改革:2025年全市3.26万名指标到校生不参加中考,成都进一步探索中考改革,贯通中小学育人实践,打造未来学校模式,贡献成都智慧。
中小学贯通式培养开展方式
试点学校结合实际制定详细试点方案,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统筹多类课程,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为目标,匹配适宜方法。
教师转变理念,采用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自适应、个性化学习。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多方面表现,定期反馈。
实施学校
成都遴选8所学校开展试点,小一或初一年级设2个班(每班不超45人)为贯通培养班。

十二年一贯制: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等5所。
六年一贯制:成都列五中学等6所(部分学校两种培养都有)。
参与学生
从该校小一(或初一)政策性入学学生中产生,十二年一贯制起点为本校小一和初一学生,普通高完中起点为本校初一学生。家长自愿报名,报名超计划电脑随机录取,学校不得考试遴选。

退出机制
贯通培养班学生人数只减不增,学生可自愿申请退出,学校不得要求。退出后回到同年级其他班级就读。

课程影响
试点学校发挥政策优势,统筹多类课程,促进学段衔接。贯通培养班级与其他班级在国家课程内容结构上一致,教学组织、内容优化整合,中途退出不影响后续学习。

下一步打算
成都市教育局贯彻纲要精神,总结成效,逐年扩大试点范围,构建“小 - 初 - 高”长链条体系,缓解群众教育焦虑,提升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