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升学问答网!成都高中学校信息查询门户网站。找学校,上升学问答!      咨询电话 19180491403
升学咨询 手机访问
扫码访问升学问答移动端扫码访问移动端
| 繁体中文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资讯动态
中考资讯
升学问答
新闻资讯
高考志愿
政策资讯
快速登记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新闻资讯

强基计划,低分上名牌大学,家长该重视起来

sxwd.cn    2023-04-18    浏览 ..
  
     这条低分上名牌大学的路径,家长该重视起来了   

     2023年高考进入倒计时,高三学子“冲刺”备考的同时,部分高三学生和家长还牵挂着一件升学事宜: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行的第4年,可能有些低段的中小学家长对此还不太熟悉。这里做个简单介绍——“强基计划”是一种不同于自主招生、高考统招的录取方式,旨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选拔人才。

    目前,强基计划试点院校全国共有39所,分别是: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之所以高中的家长和考生们如此关注,最核心原因在于,强基计划是降分读上述名校的一条途径,也是部分偏科但有兴趣和天赋考生的升学新路子。

    虽然招录的学生高考分数不一定非常高,但是,在4月9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红星教育联合川内八所“双一流”高校招生办,举办的2023年四川首届新高考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有高校招生负责人直言不讳表示:“我们非常喜欢通过‘强基(计划)’招进来的学生”。

    我们认为,除了高三学生,中学学生和家长更应该做好政策研究和规划报考工作,尽早做好准备。

     问:为何说是降分上名校?可低于高考统招线二十分入围清北?

    从2020年开始,强基计划取代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首先,相比高考统招,强基计划的最直观的优势之一,就是能降分上名校。

    以清华大学为例,据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数据,2022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入围分数线,理科为678分、文科633分。而同年清华大学在四川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理科为693分、文科655分,相当于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比高考录取线理科少了15分、文科少了22分。

    再看北京大学,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在四川为676分(理科),比在川统招录取分数线(理科694分)低了18分。



    其次,相比自主招生,虽然同是降分上名校,但“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虽然对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给予降分照顾,但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

    而强基计划聚焦于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入围考生基本上在某一领域擅长且感兴趣。

    并且,强基计划在培养方式上也有优势,不少高校的强基计划采用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

    高校在强基计划学生身上培养投入力度很大,如为强基计划的学生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参与项目研究。学业优秀的学生,部分高校还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据教育部2022年9月公开数据,强基计划实施三年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并且,强基计划还是少部分头部高校的招生主渠道之一。

    例如,据新华网报道,清华大学2022年共招收内地学生3400余人,其中有922人通过强基计划方式进入,占比达到27.1%。

    问:分数这么划算,哪些学生更受高效青睐?

    截至目前,全国39所具备“强基计划”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超过30所陆续公布招生简章。

    与去年相比,“强基计划”高校考核测试方案基本一致,选拔的人才基本分两类: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相对来说综合实力强劲;另一类是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才能,但可能偏科的人才。

    入围校考办法,各高校规定不一,但基本依据高考成绩,采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校考成绩(百分制)×15%”的方案计算综合成绩。

    比如,四川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明确,高考成绩优异的四川考生(非高考改革省份),高考理科分数必须高于一本线60分(含)、文科必须高于一本线40分(含)。

    不过,对于在相关领域具有突出表现,即高中阶段取得过奥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高素质考生,大多高校给予了一定的宽松政策。例如,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在招生简章中便说明,这类考生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便可入围校考。

    而高考成绩不过是“门槛”,入围后,各大高校还有校考。

    视各高校情况,校考高校具体要求不同,有高校侧重“笔试+面试”,成绩按比例折算。但也有学校明确面试成绩即为校考成绩,不再另行设置笔试考试。

    比如,中山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注明,笔试成绩占校考成绩的30%,而面试成绩占70%,倾向于看重面试成绩;中国人民大学则在招生简章中说明,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更侧重于笔试成绩;西北工业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确,面试成绩即为校考成绩,不再另行设置笔试考试。

    即便各大高校考察方式有差异,但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选拔更注重考生的兴趣、志向和天赋。

    例如,2023年,包括四川大学在内的部分高校,对笔试成绩划定了最低合格线,笔试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学生报考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

    此外,体育测试也被延续了下来。尽管所有入围校考的考生均需要参加体育测试,在具体项目设置上,高校依然拥有相当的自主权。不过,大多数学校仅要求考生体育测试合格即可,不将体育测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并接受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的免考申请。

     问:强基计划是否适合所有学生报考?

    建议理性选择、慎重报考,总体说来,强基计划的优势明显——试点院校都是985高校,高考分数普遍比统招投档线低。即使考生没有通过强基计划考试,也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

    那是否意味着家长和考生可以“闭眼入”?我们的建议是理性选择、慎重报考。

    一方面,“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原则上是不能够转专业的。

    家长要改变以前自主招生时期的一个观念,即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进校后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而强基计划不同于自主招生,高校普遍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只能报一所高校,也只能选报1个专业,且不进行专业调剂。

    不过,强基计划也有退出机制,各高校规定不同。有高校明确规定参加“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转专业,也有学校会定期对“强基计划”内的学生进行考核,加强流动性,以保证“强基计划”内学生的质量。

    比如,厦门大学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中对此项规定加以详细阐释,规定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原则上不修读辅修专业”,并且“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不再转专业,亦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所以家长和考生在报名强基计划前一定要明确,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基础学科专业?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特长?未来是不是有意愿长期投身这个领域?若因为“降分”就盲目报考,否则将来后悔的还是自己。

    另一方面,入围强基计划不能只看分数线,家长和考生要提前筹划。

    把上述兴趣特长、就业规划等工作做好了,高三那年的4月就要密切关注意向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做入围的准备。

    这里提醒一点,虽说每年强基计划高考入围分数线都普遍比高考分数线低10-20分,但这和高考统招选学校报考一样,光看分数是不准确的,建议结合高考分数每年的省排名。毕竟分数线每年都有变化,但高校的招生计划人数相对稳定。

    还有一点要注意,家长对于孩子高考升学的规划,一定不能只提前两个月。尤其四川在2022年启动新高考后,孩子在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一定要前置。